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院藏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目前,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承担的院藏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在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针对文物不同的病害及保存现状,制定了合理的修复路径,完成了这批馆藏铁器除锈、脱盐、补配、打磨、缓蚀、封护等一系列保护修复工作。
1.除锈
除锈:先用刻刀、锤子等工具,剔除铁器表面硬结物、较疏松锈蚀层等;后将初步清理后的铁器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一步除锈。
手动除锈与超声波除锈
2.脱盐
脱盐:使用文物氯离子自动清洗机进行脱盐除氯。
脱盐
3.补配
补配:用914环氧树脂胶和脱盐后的铁锈调和,填补裂缝及残缺处,自然阴干后,用打磨机将多余的914环氧树脂胶打磨掉。
补配与打磨
4.缓释
缓释:为了阻止腐蚀反应的进一步发生,需要在铁器表面涂刷缓蚀剂形成稳定的保护屏障。
缓释
5.封护
封护:为了降低外界大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及各类污染物对铁器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用封护剂对其进行表面封护,使铁器表面形成无炫的致密保护膜。
封护
修复前
修复后